2023年广东普通专升本教育理论主观题考点:学校德育
【导读】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分享的是2023广东普通专升本教育理论中第九章的内容:学校德育的相关简答题及论述考点,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学习和掌握。
考点1:简述学校德育的功能。
(1)学校德育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学校德育可以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完善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3)学校德育有助于激发与调节学生个体智能的发展。
(4)学校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
(5)学校德育对学校教育的总体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
考点2:论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1)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2)道德品质教育。
(3)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家庭美德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考点3:论述诚信教育的内涵、内容及其基本原则。
1、诚信教育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包括:
一是指人与人的交往要诚实,实事求是;
二是指守信用,遵守诺言。
“诚信”最终体现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诚信意识与诚信品质,使他们明确生活与做人须以诚信为本。
2、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1)诚实教育。其目的主要在于教育学生养成诚实为人、诚恳待人的品质。
(2)守信教育。讲究信用首先要信任他人,同时获得他人的信任,贏得自己的信誉。
3、 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1)学校一方面要从养成学生诚信的品德出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师与管理者的诚信教育;
(2)学校要形成良好的诚信校风与诚信的人际关系,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质。
考点4:简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1)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2)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
(3)学生品德在其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
(4)学生品德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形成。
(5)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考点5:论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创立了以两难道德判断为切入点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该德育模式的核心是主张道德教育应激发个体的积极思维,发展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促使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
(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认为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涵盖三个水平(前习俗、习俗、后习俗)及六个阶段。
① “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的阶段”和“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
② “习俗水平”。包括“以人际和谐一致为定向的阶段”与“以社会秩序和法则为定向的阶段”。
③ “后习俗水平”。包括“以社会契约与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
(3)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① 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性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
② 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
③ 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
考点6:论述关怀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1)关怀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
关怀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共同创立的,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重视道德情感,强调关心他人,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相结合。
目的:向学生证明,关心的方式是愉快的方式,以一系列的人际与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2)关怀体谅模式的主要内容
① 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以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为基本职责。
② 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促进学生成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行为的发展。
③ 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注重道德榜样的作用,不应采用高度理性化的德育模式。
(3)关怀体谅模式的基本特征
① 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发展的诉求。
② 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需求,德育不是强加于人什么,关键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③ 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并据此构建起各自的德育伦理体系。
④ 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主张教师要关注儿童的思想情感,以促进者或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本文标签:广东普通专升本 政治理论 2023年广东普通专升本教育理论主观题考点:学校德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zcb.gd.cn)
欢迎关注“广东普通专升本网”微信公众平台![]() (专插本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广东普通专升本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广东普通专升本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